首页 > 原创 > 正文

暴雨中的挺膺担当

来源:中国青年网 2023-08-07 20:22:44

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张敏

有仪器记录140年来的最强暴雨,猝不及防地砸乱了人们的生活。大雨倾落,首都青年挺膺担当,奔跑在防汛救灾一线,毫不退却。身处的岗位不同,但扛起责任的信念相同。

选择“垫后”:成为守村的最后一道防线


(资料图)

不到10分钟,赵晓杰巡查雨势回来还没在村部坐稳,北京昌平区阳坊镇四家庄村后的“后河”便决了堤。从他手机里弹出的救援消息也如潮水般涌来,赵晓杰顾不上穿雨披就冲进了雨幕里。在离河堤不到100米的民房里,还有村民没来得及撤离。

他这一路上蹚着水跑,水流没过了鞋面,涨到了小腿。看到有些村民家里大门紧闭,他抓紧上前拍门叫人,见无人回应,便爬上墙头高声呼喊。最惊险的一次,他找人合力从低矮的墙垣中及时救出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。

走在地势低洼的地带,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泥沙、树枝、杂物翻涌而来。

赵晓杰四家庄村团支部书记和志愿服务队负责人,打小在这里长大。“后河”实则是条泄水渠,平时河道是干的,汛期也会有水,“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水,不仅我没见过,父辈祖辈也没见过”,村口桥上的护栏没了踪影,有位村民甚至拿出了自家的皮筏子救人。

赵晓杰说,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以后,村镇干部一直保持着对河道的巡查。7月31日中午12:30左右,“后河”(高崖口沟)洪水出槽,在四家庄村东大棚、复耕地块和平原绿化地块形成行滞洪区,威胁群众房屋安全。

此时,消防救援力量已从镇上赶来。赵晓杰和另外一名村干部随着消防官兵往里走,在受灾最重的民房里救出一位80岁的老人。水势瞬间猛涨,消防官兵紧紧拥护住坐在船里的老人,赵晓杰握牢皮筏子上的钩子,大家摸索着探路。突然连续几脚踩空,赵晓杰才意识到,洪水已淹没了胸口。

7月31日当天,北京市昌平区西北部山区遭遇不同程度的灾情。7月29日至31日,十三陵镇果庄村最高降雨量达到485毫米,是整个镇受灾最严重的区域。为应对汛情,团昌平区委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就地转化为志愿者,成立突击队,参与防汛救灾各项工作。

因特殊的地理位置,果庄村的防汛工作早在5月就开始了。果庄村四面环山,由七个自然村和一个小区构成,其中北沟、上头苑和黄花峪三条沟是泥石流易发区。今年的北京市防汛演练就选在果庄村进行。5月底,村委会后院便搭建起临时的避险点,以备不时之需。

暴雨来临的前3天,果庄村青年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国傲便与20余名同事,分成四个小组,沿着三条沟走访200余户村民,提醒村民如遇大雨,做好准备,迅速转移。

7月30日,大雨临境横扫了果庄村。经过对汛情的研判,之前建好的避险点无力抵挡洪水的迅猛攻势,村民将被转移到离村8公里以外的避险点。国傲顶雨三番五次登门劝导,在7月31日,她连夜将最后的49户村民安全送上了转运车辆。

幸亏转移及时,那天的暴雨把村委会门前的漫水桥都冲断了、村委会至周边河道 的1200米石砌挡墙和3000米道路被冲毁。

“村民安全撤离了,但是不能让他们回来没有家”,国傲回忆,“雨势稍小一点,我们就出来抢修路面”,大家调用村里的铲车、挖掘机,用泥土砂石沿着冲毁的桥面搭建简易的堤坝,再开凿出一条河道引流积水,防止洪水漫灌村田。

那一天说是“守村保卫战”也不为过。村干部、护林员、养路员、有力气的村民几乎都在场,清淤道路,排查污水井盖、配电装置,为安置点的村民拿取药物等必需品,“每个人都在努力”,国傲说。

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果庄村青年志愿者正在转移群众。受访者供图

选择“公益”:全情保障受灾群众

8月3日早上,身着蓝色工服的“电动车大军”向良乡体育馆驶来。这是由20名外卖骑手组成志愿服务队,来安置点提供志愿服务。

“阿姨,您有需要都可以呼叫我们”,外卖骑手李雪贞热情地和安置点的居民打招呼,他特地从朝阳区赶来房山区参与志愿服务。刚到的那天,他负责安置点的物资搬运和发放。

7月29日以来,房山区连续遭受强降雨。为了保证房山琉璃河沿岸村庄居民的安全,琉璃河镇六个村的3600余名村民及700余名民工被陆续转移。房山良乡体育馆安置了其中400余名群众,大多数为老年人及未成年人。

面对汛情,团房山区委引导青年志愿服务组织、两新团组织,共同构筑“青春堤坝”。8月2日,在安置点起用的第一天,团房山区委即组织青年志愿者招募工作。

不少外卖骑手得知招募后第一时间报名, 90后骑手杜彦刚就是其中一员。他说,平时都想多跑单,少请假,但这个时候,我们顶上来,就能给城市多一份支持。

外卖骑手在订单高峰期每天大概有三四百元的收入,来做志愿服务就意味着当天没有任何收入。可杜彦刚果断报名,“因为名额限制所以只来了20个人,不然我们能来更多”。

团房山区委干部田子旺与20名房山社工一起参与服务。“我们尤其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状态和健康情况,他们刚来的时候特别疲惫”,这两天,田子旺在安置点要工作至少12个小时以上,“除了分餐、收餐、垃圾处理等常规操作外,我们尽力为大家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。”

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奶奶从床位到卫生间,田子旺甚至都一路抱着。看似外表粗犷的杜彦刚照顾一位视障群众,将分发的午饭递到她手里再打开,反复叮嘱她小心烫伤,并将酸奶、吸管放依次放在她的手边,每一餐饭都是如此。

外卖骑手志愿服务队在房山安置点服务受灾群众。受访者供图

选择“出战”:全力保障供给

王宇萱“失联”在门头沟的深山中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再次联系上他时,是下午5点,他刚刚完成8月5日全天的邮政物资保障运送任务。这距他首次出车救灾只间隔了大概24小时。

8月3日,接到门头沟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物资保障的调令,北京市邮政分公司门头沟分公司临时成立了运送小组,26岁的年轻人王宇萱“申请出战”,一路同行的,是两位驾龄长且有多年山区邮路驾驶经验的司机。

8月3日下午4点,装有900提矿泉水、140箱面包以及其它保障物资的两辆邮车向雁翅镇驶去。受暴雨影响,门头沟域内多条要道被冲毁,发生山体塌方。

这注定是条艰难的邮路。邮车改道从北京绕行至河北,一路途径京礼高速、京张高速向目的地迂回,下高速后进入门头沟的山道。只有翻越过中间的一座山梁,才能抵达终点。

8月3日晚上6点,车队驶达芹峪口后,陆续出现堵点。有的地方双向车道被滚落的山石占据一大半,唯一的生命通道特别狭窄。沿途的几处电线杆被山洪冲倒从树冠中探出“半个身子”,电线悬在道路中间,挡住了往来的去路。王宇萱爬上车顶,将缠在车身上的电线取下。

夜幕降临。此时,过路的村庄仍处于断电状态,沟涧四周一片漆黑。车灯将前路照亮,绿色邮车缓慢且稳妥地穿行过黑夜层层雾霭。

4个小时,单程近160公里,车队于8月3日20时,顺利抵达雁翅镇政府。次日凌晨才驱车返回市区。

北京邮政运送小组前往门头沟受灾村镇运送物资。受访者供图

标签:

编辑:

最近更新

热点

"起盟生活:融合5G彩铃和萌豆生态的创新模式"在当今新时代,随着科

详细>>

为解决容器集群技术普及过程中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,中关村信息安全

详细>>

2023年7月12日,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算网融合产业及标准推进委员会

详细>>

手机作为生活中最贴心的智能设备,承载着人们记录生活、休闲娱乐的

详细>>

全球领先的ARM边缘基础设施服务商深圳市瑞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“瑞

详细>>

2023年7月5日,由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、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

详细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