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汽车 > 正文

车内异味 比疲劳和酒驾更凶猛的“肇事者”-环球热文

来源:新华网 2023-05-24 09:08:57

随着气温升高,“车内异味”这个话题频频被提及,相比于抱怨其气味难闻令人不悦,人们更担忧其对健康和行车安全的负面影响。

新车车内空气质量现状如何?近日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测评研究报告(2022)中车内空气质量分报告给出回答,其中,22款热销车型的8项挥发性有机物测试结果受到重点关注。


【资料图】

高温高污染,难题待破解

2022年度车内空气质量测评结果显示,常温状态下,除丙烯醛外,其余7种挥发性有机物均较2018-2021年有不同程度下降,一类致癌物甲醛和苯分别下降19.08%和65.10%,其余五种物质也分别有22.42%至76.65%的下降。

2022常温模式测评结果较 2018-2021 下降比例

高温模式下的挥发性有机物测评结果不如人意,浓度平均为常温下的2倍。甲醛、乙醛、二甲苯和苯乙烯分别为常温模式的3.8倍、1.5倍、2.3倍和2.7倍。由此可见,消费者“温度越高,车里味道越大”的朴素感知与测试结果相符,高温下的车内污染问题亟待解决。

高温模式测评结果较常温模式增长倍数

确保“呼吸安全”,抓手在制造端

炎炎夏日,为消除车内异味,消费者往往使出“十八般武艺”,除橘子皮、竹炭包外,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开空调。但是,“没味道”不等同于“没污染”,CCRT(2021年版)根据消费者的实际用车情况,在常温模式和高温模式基础上增加高温空调开启模式,结果显示,除乙醛外,其余7项物质相较常温模式仍有4.2%至84.1%的增长,这说明空调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在一定程度可以起到净化作用,但作用有限且不同车型之间的结果差别也较大。

高温开空调模式测评结果较常温模式增长倍数

事实上,掩盖和散味是“治标不治本”,在使用层面降低车内污染的作用并不大,确保“呼吸安全”需从制造端着手。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由地毯、座椅、装饰品等零部件挥发产生,与此同时,车辆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塑料制品和黏合剂也会带来污染,因此,使用环保材料、先进生产工艺才是标本兼治的根本之道。有些汽车品牌会规避沥青阻尼垫、海绵发泡填充物的使用,采用纯天然纤维素作为内饰材料,并在制造工艺方面免去涂胶、喷胶工序,从而减少污染散发源,降低车辆在各个工况下有害物质的挥发。

健康舒适的座舱环境,为消费者安心用车提供保障,也为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指明方向。可以预见的是,为解决车内空气污染而采用的新设计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将助推汽车行业更好地可持续发展,绘就更值得期待的人、车、生活新蓝图。

标签:

编辑:

最近更新

热点

MPV这个以往冷清的细分市场正被一大波新车型推向增长轨道,也应验了合创汽车董事、联席总裁杨颖去年成都车展上的预言:电动车时代,SUV份额

详细>>

5 月 17 日,2023 阿里云峰会·常州站上,阿里云正式发布第八代企业级计算实例 g8a 以及性能增强性实例 g8ae。两款实例搭载第四代

详细>>

4月26日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全球知名调研机构IDC发布《全球云游戏产业深度观察及趋势研判研究报告(2023年)》,瑞驰基于ARM架构自研的SoC

详细>>

5月12日电 2023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5月10日-12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行。11日,新华社品牌工程与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

详细>>

摘要:5月7日,建筑产业AI应用领军企业小库科技于北京·望京嘉瑞文化中心举办「Enjoy AI with Xkool 享智于库」新品发布会。这一次,小

详细>>

2023年5月8日,由信息化观察网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榜组委会组织发起的2022-2023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榜评审结果正式公示。本次榜单征集旨在全面

详细>>